中文
??長江商報? 張學榮
????? 一周前,王學海剛剛從西非回來。人福醫藥要在非洲馬里首都巴馬科建一個占地400畝,年產4000萬瓶大輸液和3000萬瓶糖漿劑的現代化制藥廠。
“預計2014年初建成投產,將主要供應西非市場。這將是西非第一家現代化藥廠。也是中國企業在非洲建的第一家藥廠。”王學海告訴記者,除此之外,位于武漢光谷人福醫藥產業園的出口藥品生產基地已經投入生產,加上在歐美市場的研發和銷售機構,人福醫藥的國際化布局正在有序推進。
38歲的王學海在湖北的民營企業家群體中頗具“學院派”的風格,擁有武漢大學博士學位的他是目前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用他的話說,年輕就意味著自己是一個發展型而非保守型的企業家。在經歷了19年的發展后,人福醫藥正在收縮戰線,退出房地產、教育投資等領域的業務,集中全力發展醫藥產業。
走出去帶來“倒逼效應”
國際市場對于很多中國企業而言,都是一塊很有誘惑力的蛋糕,但是由于發達國家產品要求高、非洲等部分欠發達地區投資風險大的原因,這塊蛋糕并不好啃。
王學海坦言,決定在非洲設分公司之前也曾經考慮過諸多風險。
“最終讓我們狠下決心做的有兩個原因:第一,不管政局如何變化,基本藥物需求市場不會變;第二,不管誰當總統,當地政府對外商投資的需求不會變。”王學海始終認為年輕帶給他優勢,因為年輕,自己更愿意用長遠的、國際化的眼光來作出判斷。
除了市場和利潤,王學海最為看重的是國際化戰略對國內公司總部管理和生產的倒逼效應。
“在美國,政府的監管非常嚴格,監管機構會突擊檢查任何一個生產環節,如果15分鐘之內拿不出相關資料就算違規,之所以限定15分鐘,就是不給企業各種材料造假的機會。”王學海說,中國醫藥企業遲早也要面對同樣的監管制度,既然如此,就提早用海外市場的要求來倒逼整個企業的管理和生產,這將是人福醫藥在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政府也在積極支持人福醫藥的國際化布局,今年9月,人福醫藥“全價值鏈國際化能力建設項目”已被發改委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計劃,獲國家補助資金8000萬元。
退出教育和房地產專注醫藥
對很多消費者而言,對人福醫藥最初的印象可能來自于杰士邦安全套,由此起家的醫藥產業始終是人福醫藥的核心產業。但是隨著世紀初房地產業的火爆和投資民辦高校的熱潮興起,人福醫藥也進軍房地產和教育投資行業,在房地產領域先后開發當代花園等項目,在教育投資領域先后投資創辦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武漢大學珞珈學院、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
“當時公司的主營業務遠遠沒有目前這樣強大,作為民營企業又沒有國企那樣的壟斷資源進行發展壯大,所以選擇做房地產和教育投資業無可厚非,但是目前我們的主營業務已經做大做強,這就要求業務必須做專。”王學海告訴記者,人福醫藥的戰線收縮開始于2006年,到2010年7月,人福醫藥出售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上月底,以5.84億退出房地產業務,至此,人福醫藥完全退出房地產和教育投資領域。王學海透露,到明年,人福醫藥還會退出剩余的非醫藥產業,真正實現純粹化的醫藥生產經營。
在王學海的謀劃中,退出上述領域后的人福醫藥要做一個綜合型藥企,全面進軍大生命健康領域。“一方面要做綜合型藥企,另一方面更要做細分市場的領導者。就國際和國內經驗來看,成功的藥企很少是只將一種專業藥物做大,而是同時在細分市場上也必須有自己的主打特色產品。”
“我的偶像是吳少勛”
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的王學海創業語錄中有這樣一句話:“要想當老板,先得睡地板。”王學海說自己永遠清楚地記得創業之初寄宿同事家中睡地板的歲月,不是因為多么辛苦,而是因為那個年代想干成一番事業的激情成就了他自己、他的團隊和這家企業。
上世紀90年代,王學海和另外6位武大研究生創辦人福醫藥,經過近20年的奮斗,成就了如今的武漢人福醫藥集團。盡管眼下的他已經功成名就,但在王學海眼里,現在生活和工作的感覺不如睡地板的歲月。盡管企業已經頗具規模,但他最不愿意讓自己和團隊失去當年的激情。
王學海也有偶像。
“我最佩服勁牌集團董事長吳少勛,當年的勁酒不過是一個鄉鎮企業,但是在吳少勛的帶領下,把它做成了全國知名的品牌,更為難得的是吳少勛本人的低調、大氣和包容。”王學海認為,一大批像吳少勛這樣的本土企業家帶領當初的鄉鎮企業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讓湖北企業走向全國乃至全球,這對湖北商業發展以及湖北企業家群體都是莫大的貢獻。
目前的人福醫藥,擁有40多家子公司,業務涉及海內外。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攤子,管理的難度絕非創業之初的小團隊可比。王學海的應對策略很明晰,用劃小核算單位的辦法來解決盤子過大的問題。“通俗地說,就是一個項目一個公司專門去做,設立單獨的經營主體,讓這個公司的一把手全身心投入到公司主營業務。但是,對每一個公司都設立董事會制度和全面審計制度,同時集團直接管理核心團隊成員。”王學海把它形容為創新力和控制力的結合,創新需要開展新業務,設立新公司,控制力則需要對子公司的全面掌控。
和部分企業家對待媒體的謹慎態度不同,從創業之初到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王學海對待媒體則表現出開放的風格。“人福醫藥絕大部分的股份分散在中小股東手里,人福醫藥本身是一個公眾性的企業,一個公眾性的企業自然要和公眾溝通,沒必要害怕媒體。”
漢正街錯失造就偉大企業的機會
盡管王學海是河南人,但是他的創業史決定了他是楚商群體中的一員。“楚商最大的優勢是開放、謙虛和包容,湖北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楚商的這一性格,和浙商、粵商相比,這一特征十分突出。”
他認為,和這些優點相伴的則是楚商小富即安的巨大缺陷,這一思想導致湖北不缺中小型企業及個體戶,但十分缺少航母型的大企業,漢正街就是典型的案例。“很多地方的大企業都是從漢正街這樣的個體戶發展起來的,但是漢正街卻沒能實現這樣一種轉型,如果漢正街的商人們能利用已有的財富積累進行商業革新,也會對促進湖北商業發展作出杰出貢獻,很有可能有造就偉大的企業的機會。”王學海表示,湖北企業家要從漢正街的歷史吸取教訓,既要有篳路藍縷的創業精神,更要有緊跟時代潮流的創新意識。
對于未來,王學海認為,湖北企業家中受過系統教育的比例會越來越高,這是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否定草根企業家群體,他們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子女大多到海外學習,這些家族企業的下一代接班人接班后,自然會對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這一更替的完成對湖北商業和企業家群體都將是一次提升。